一、江阴华夏自然村落研究会简介

2016年11月11日,“江阴华夏自然村落研究会”经江阴市民政局批准成立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51320281MJ604373XT。
研究会接受江阴市档案史志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。
研究会的宗旨是: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指导下,弘扬社会主义文明,发掘、保护、宣传自然村落文化,促进自然村落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。
研究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目标是:收集、保存、研究、调查、统计自然村落人文数据,宣传交流自然村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。推动建立我国自然村落信息大数据库;协助和接受政府部门开展自然村落文化研究。
研究会由5名专家教授和资深基层干部发起成立,首批会员22名,首届理事7名。2020年11月,研究会换届,第二届理事会理事7名、监事1名,会员32名,至2022年6月,有会员58名。2022年9月,研究会变更会长、调整理事会。
研究会电子邮箱:cvhsjy@163.com 。QQ号:3552392928。
研究会公众号:华夏村落研究会 。

二、江阴华夏自然村落研究会主要活动

1、2017年2月26日,研究会在江阴赞园召开理事会扩大会,7位理事及部分特邀人士欢聚一堂,共商自然村落研究规划。市民政局、史志办、九三学社、市政协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。
2、2017年3月,以探索“互联网+”模式、推动建立“自然村落大数据互联网管理平台”为目标,与专业公司协作开发“村落人文资源在线登记软件”(公众号“千村万庄”)。

3、2018年3月,《江阴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》编辑整理工作,由江阴市民政局委托本研究会负责完成,初选370个词条,最后筛选出98个词条名录。
4、2018年4月,江阴市关工委、文明办、教育局联合发文《关于开展“走村访企话巨变——红领巾寻访改变开放光辉历程”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》(澄关工委【2018】8号),委托本会依托“千村万庄”平台,协助开展校外主题活动。在徐霞客镇三个中学试点开展“青少年走进乡村在线实践活动”,有近700多名学生及家长踊跃参加活动,依托“千村万庄”公众号平台,在线注册村庄179个。
5、2019年至2021年,接受江阴市民政局委托,作为三个主编单位之一,协助市民政局,主导组织编纂历史人文地名书籍《江阴二十四城七十二墩》,并于2021年9月出版发行,该书籍收录“古城”文稿26篇、古墩文稿140篇,共计10余万字,插图134幅。书籍出版后立即获江阴市委文明办订购一千余套。下图是9月26日在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科技大楼举行的发行座谈会。
6、2022年1月,受江阴市档案史志馆委托,作为编纂承编单位,对江阴“红色村庄”资料进行系统性采集整理,计划出版书籍《红村赞》。目前尚在进行之中。下图为采编工作组活动照:

2022年9月